廣東省老區建設促進會會長? 陳開枝
(2017年11月11日)
同志們:
今天,上午召開的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紀念座談會,很有意義。下午在這里召開高潭革命斗爭史研討座談會,數位專家學者做了發言。大家講得很好,觀點鮮明、論述深刻,是一次生動的黨史教育和精神洗禮。
高潭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東江農民運動開展較早的地區之一,革命歷史源遠流長,是享譽廣東乃至全國的革命老區。早在1922年秋,我黨早期的農民運動領袖彭湃就到這里點燃了農民運動的烈火。1923年,全區24個鄉均成立了農會。1925年夏,高潭成立了中共特別支部。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為了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血腥屠殺,高潭人民與海陸惠紫工農群眾在中共東江特委的領導下,高舉武裝斗爭的旗幟,舉行了多次的武裝起義,有力地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推動了以高潭中洞為中心的海陸惠紫革命根據地的形成。1927年10月,南昌起義軍余部輾轉作戰到達高潭中洞,與海陸惠紫工農武裝勝利會師,改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二師(紅二師)。當年11月11日,高潭黨組織和工農群眾按照中共東江特委的部署,在高潭下墟埔召開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大會,莊嚴宣告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府誕生,在我黨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高潭曾成為東江地區工農武裝斗爭的指揮中心和紅色心臟,被譽為“東江紅都”。它以無比的革命實力,承載了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軍余部在東江立足,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權的偉業。面對大革命失敗后國民黨反動派實行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風,在斗爭環境極為艱難、形勢非常險惡的情況下,高潭軍民堅信中國革命必然勝利,不斷戰勝各種艱難困苦,前仆后繼,英勇戰斗,以時間長、規模大、影響廣、斗爭烈、死難多等特點而著稱史冊。高潭人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部光榮的革命斗爭史,留下了許多值得我們世世代代傳頌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在中國革命歷史中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偉大的革命實踐必然產生偉大的革命精神。為了對高潭當年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革命意識、革命品質的精神內涵進行一個總結和歸納,廣東革命老區(惠州)研究中心在惠州市老促會、惠州學院的指導支持下,組織學術力量對“高潭精神”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從五個方面對“高潭精神”的內涵進行了概括:“堅定信念,百折不撓的斗爭精神”“勇于開拓、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紅旗不倒,組織不散的堡壘精神”“樂于奉獻、舍生取義的犧牲精神”“志存高遠,腳踏實地的進取精神”。這種探索是可貴的。高潭精神是廣東人民特別是東江人民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當前,全國上下都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今天紀念高潭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的日子,我結合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思考,談兩點粗淺的想法。
一、要充分發揮高潭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弘揚老區精神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5]64號)和中共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通知(粵辦發[2016]29號)都提出大力弘揚老區精神,這是需要我們努力踐行的。我們知道,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是矗立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座座豐碑;老區精神,是在建立紅色政權和根據地、探索革命道路的實踐中,無數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以愛黨信黨、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博大胸懷;不屈不撓、敢于勝利的英雄氣概;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的頑強斗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科學態度;魚水情深、生死相依的光榮傳統為主要內涵的革命精神。高潭精神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脈相承,都是“紅色基因”“老區精神”。而革命遺址又承載了老區精神。近年來,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把高潭革命老區建成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全國黨史教育和特色產業“三個基地”,推進發展紅色旅游產業等“十件實事”得到有序落實,全力攻堅建設的高潭革命歷史陳列館、老蘇區革命紀念堂維修及附屬樓重建、馬克思街、列寧街改造等重點項目已嶄新亮相,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這非常好。昨晚我在街上走了一趟,今天又參觀了一些地方,看到了高潭的新變化,看到了高潭干部群眾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我感到很高興。這里面,有惠州市委、市政府和惠東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值得點贊。我們要抓住高潭蘇維埃成立90周年這一有利時機,進一步打造高潭“紅色旅游小鎮”,更大力度地挖掘、研究、保護、利用黨史和革命歷史資源,更加有效地發揮紅色文化在宣傳教育廣大干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中的重要作用,使之不斷豐富,形成更多更有價值的成果,發揮更大的作用,讓高潭這個“東江紅都”更加紅火,讓“老區精神”在高潭、在惠州、在廣東各地發揚光大。
二、以老區精神來激勵引導,以中央和省賦予政策支持為契機,推動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要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我們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打贏老區脫貧攻堅戰,加快發展步伐。由于老區的歷史、地理等原因,我省貧困老區占貧困地區約60%.打贏老區脫貧攻堅戰,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背水一戰,任務光榮而艱巨。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撲下身子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工作,需要凝聚全社會的共識,積極營造傳承老區精神高尚、支持服務老區光榮的濃厚氛圍,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參與老區脫貧事業。對一個地方來說,抓好規劃先行引領發展,“筑巢引鳳”引進項目也非常重要??傊?,需要說的很多。結合高潭等海陸豐革命老區的實際,我覺得有兩條是很重要的。一是要用高潭等老區精神來引領。因為脫貧攻堅戰不僅是物質的脫貧攻堅戰,也是一場精神脫貧的攻堅戰。目前,一些地方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則更需要激發起內生動力,讓貧困戶從精神層面上站起來,提高自我造血能力。而老區精神則是老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的強大動力。只有通過不斷的引領和激勵,老區人民把老區精神轉化為自力更生、埋頭苦干的實際行動,才有可能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二是要用好用足政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革命老區,出臺了中辦64號文件,省也出臺了29號文件,對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建設發展的政策支持很多。鑒于海陸豐革命老區為中國革命做出的重大貢獻和巨大犧牲、而目前經濟社會發展依然落后的現狀,中央賦予海陸豐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的扶持政策,寫進了國家的“十三五”規劃。受省政府委托,省發改委正在編制《海陸豐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規劃》,相信不久就會出臺。應當說,包括高潭在內的海陸豐革命老區,迎來了重要的發展機遇期。我們要好好珍惜這個機遇期,積極與國家和省優惠扶持政策相對接,抓好項目的儲備和申報工作,以推動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和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的建設,從而推動海陸豐革命老區的脫貧攻堅加快發展,讓海陸豐人民更快地脫貧致富奔小康,過上美好的生活。也希望包括高潭在內的海陸豐革命老區,通過艱苦奮斗,再創佳績,為全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提供寶貴的經驗。
謝謝大家!
點擊了解:紀念高潭區蘇維埃政府成立90周年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