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和平,陽西中源農業有限公司掌舵人,他是丟荒田的克星,墾荒復耕種糧的能手,在陽西程村鎮撐開了一片流轉復耕丟荒田艷陽天。他幾年來攻堅克難所取得的業績,帶動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種糧大戶隊伍,破解了某些國人“一個優勢的產業衰落,中國人的飯碗端在別國人手里”的困惑與擔憂。
今年夏收已至尾聲。在謝和平的復墾丟荒田基地,收獲的稻谷如小山一般堆積著。今年是他從事水稻種植的第三年,連年豐收讓他嘗到了規?;N糧的“甜頭”。
當初,謝和平靠養殖生蠔起家。自2019年開始,他對所在的程村鎮周邊被丟荒了的田看在眼里放記在心上。他心想,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啊,那能說丟就丟?他覺得,黨和國家非常重視“三農”,尤其對生產糧食緊抓不放,反哺農業政策不斷出臺?;苏J識,他將養殖生蠔獲得的“第一桶金”傾盡其所有投到流轉周邊的丟荒田上,大力種植被人視為難有高產出的水稻,而且沉著應對,種植規模逐年擴大。
今年,謝和平在陽西縣塘口鎮周南村,又流轉了500多畝季節性丟荒的田地,將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400多畝。周南村由于缺少人力且交通不便,形成了只種植晚造水稻的習慣。他因此與村集體、村民簽訂協議,早造由他集中連片耕種,不需要支付租金,稻谷收割后由他投資投勞耕耘好田地,再交給村民種植晚稻。
謝和平說,“規模種植的優勢很明顯,播種、噴藥、收割都是用機械完成,效率非常高?!痹谒乃净?,大部分生產環節都采用了機械化作業。在春耕播種和需要打藥的時候,他購買了無人機植保專業隊的作業服務,自己完全不用操心。他還購置了收割機、拖拉機和烘干設備,幾個工人同時作業就能讓稻谷歸倉。
謝和平引進種植了優質的絲苗米品種,與高產量的雜優稻品種搭配種植,進一步提高效益。據他介紹,常規稻產量有保證,不需要自己找銷路,絲苗米產量較低,但是市場價格較高,農戶可以根據自己情況兩相搭配取得最好的效益。
今年,為了發展復耕滅荒大好形勢,陽西縣出臺了丟荒田復耕獎補政策,整合上級涉農資金和本級財政資金,獎勵給流轉丟荒田種植糧油作物的經營主體。此外,對于流轉復耕丟荒田地的村集體,陽西縣也制定了獎勵政策。政策對種糧大戶的支持力度更大了,使謝和平如虎添翼,對種糧越來越有底氣和信心。
在謝和平的影響和帶動下,程村鎮今年農戶種植水稻積極性空前高漲,全鎮晚稻25000畝,其中利用丟荒田種植水稻3500畝,總產量預計11250噸,產值4500萬元,比去年同期產量增加930噸,產值增加372萬元。
謝和平認為,以前種植水稻是非常辛苦的,利潤也比較低。但現在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完善、土地流轉的加快、農業機械的普及以及良種良法的推廣,種糧大戶會越來越多,這是種糧前景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