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2月10日,周恩來總理到湛江視察,特別向湛江地委同志介紹黃學增的革命事跡,詢問了黃學增烈士的家庭情況,并囑托要好好宣傳,向黃學增同志學習。周總理的寄托,引起湛江地委高度重視。1962年,中共湛江地委特撥??钪亟S學增故居和紀念亭。黃學增故居重建和紀念亭建成后,前來參觀接受教育的人越來越多。
黃學增紀念亭
黃學增革命事跡
黃學增(1900—1929),遂溪縣樂民鎮墩文村人。中共早期黨員,廣東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中共南路和深圳地區黨組織創始人,廣東西江武裝起義的杰出領導者,瓊崖紅軍和蘇維埃的主要創造者。
黃學增
學增幼時家貧,13歲始入墩文村私墪念書。16歲以后,轉入遂溪縣立第五高等小學堂就讀,18歲考入廣東省立第十中學,19歲時因家窮輟學。1920年秋,得親友資助,考入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在校期間,廣泛閱讀進步書刊,積極投身青年運動。1921年,在廣州參加由中共廣東支部舉辦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同年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民國11年由團轉黨,成為中共廣東黨組織的早期成員之一。
1923年春,黃學增和韓盈在廣州發起組織“雷州留穗同學會”。同年7月,開始從事農民運動,先后被派往花縣、廣寧、高要等縣開展農運和建黨工作。1924年7月,學增從甲種工業學校畢業后,被選派到國民黨中央農民部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屆學習;8月,結業后任國民黨中央農民運動特派員,前往花縣指導農民運動,并經中共黨組織同意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參與國民黨廣東黨部的改組工作;11月,受中共廣東區委派遣,往廣寧縣協助彭湃、韋啟瑞等領導農運工作。1925年7月3日,受聘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顧問,指導省港罷工;7月中旬,根據中共廣東區委指示,組織成立中共寶安縣支部,任書記;8月1日,代表廣東省農民協會出席省港罷工工人第七次代表大會,發表演說;10月,學增與王文明等人發起組織“廣東高雷羅陽欽廉瓊崖八屬旅省革命團體聯合會”,發動八屬進步青年隨南討軍出發南路。
1926年1月,黃學增與宋慶齡、蔡如平、劉爾嵩、韋啟瑞等9人,以國民黨廣東省黨部代表身份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體代表大會。黃學增與毛澤東等被選為大會提案審查委員會委員,毛澤東負責審查宣傳提案,學增負責審查農民提案,隨后又被推選主持農民運動決議案的審定工作。同時,他在大會全體會議上發言,提議營救工人領袖劉少奇,呼吁各界支持工人運動,1月16日,劉少奇終于獲釋。同年3月,學增著手在南路一些縣秘密建立和發展中國共產黨支部,至5月,成立了中共遂溪縣支部和中共雷州支部。在南路工作期間,采用選送進步青年到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黃埔軍校學習,及在當地舉辦各種講習所,訓練學校的方法,為各縣培訓了一批建黨和農民運動骨干,使南路各縣的農民運動蓬勃發展。至1926年11月,整個南路農會會員達到12萬多人,多數區鄉都建立了農會組織。
1928年5月,瓊崖暴動挫折后,海南黨組織和革命力量遭到嚴重破壞,黃學增以省委巡視員身份,往海南領導恢復工作。在海南期間,先后改組瓊崖特委,建立瓊崖蘇維埃政權,在萬寧、樂東、陵水、澄邁等縣的一些區、鄉開展土地革命,整頓并擴充紅軍隊伍,把海南紅軍改建為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出任特委書記兼獨立師政委,黨員發展到26913人,工農紅軍發展到3000多人。1929年,瓊崖特委再次遭破壞,黃學增潛往香港向省委匯報,7月再次以省委巡視員的身份重返瓊崖指導工作。不久,因叛徒告密,在??诟R翎t院被捕。被捕后,既不為高官厚祿所誘惑,也不被炮烙之刑所征服,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鐵骨高風。月底,英勇就義于??谑屑t坎坡。
紅色教育基地建設
黃學增故居是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湛江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湛江市文物保護單位、遂溪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位于遂溪縣樂民鎮墩文村,主要設施包括黃學增紀念亭、黃學增陳列館和黃學增紀念廣場。
近年來,湛江市委市政府和遂溪縣委縣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在墩文村以黃學增故居為中心,打造湛江市“紅色村”黨建示范工程、紅色教育示范基地。此外,為把黃學增故居打造升級紅色旅游示范基地精品,在抓好故居修繕建設、道路升級改造、園林景觀等工程的同時,切實做好服務配套設施建設。
現在,每天都有外地客人到黃學增故居的紅色教育基地參觀接受教育,讓英烈偉績得到廣泛傳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