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
1927年冬,朱德和陳毅率南昌起義軍一部轉戰在閩贛湘粵邊,斗爭十分艱苦。后來,朱德利用國民黨十六軍軍長范石生同蔣介石的矛盾,同范建立了反蔣的統一戰線,以十六軍一四0團的番號作掩護,并且得到了物資補充和休整。
12月中旬,朱德接到黨的指示,率部隊南下廣東,趕往廣州參加起義??墒?,12月14日在韶關聽到廣州起義已經失敗的消息,于是將部隊移駐韶關北郊約15公里的犁鋪頭(現在的犁市鎮)。在這里,朱德抓緊有利時機進行整訓和新式練兵運動,發動農民組織農會,還派兵支援曲江西水農民的武裝暴動。
犁鋪頭當鋪舊址
新式練兵的第一課
部隊從南昌撤出,經過失敗的磨練和長途轉戰,在犁鋪頭能夠有一個休整的機會是十分難得的。這時,朱德整天思考著一個重要問題:如何對黨領導的這支年輕武裝進行訓練,使官兵學到新的作戰知識,提高戰斗力以迎接未來緊張的戰斗。他將自己過去在云南講武堂和留學時學到的軍事知識以及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同教導隊的領導一起編寫出臨時教材,決定以教導隊為試點進行新式練兵。朱德還要親自給教導隊上第一課。
那天清晨,寒風簌簌。教導隊的100多名官兵吃完早飯后整齊地站在操場里,等待著團長給他們上練兵的第一課。
朱德在陳毅、王爾琢的陪同下大步走來了,他穿一身灰色的舊軍裝,腰束皮帶,平日臉上長長的胡子剃干凈了,雙目炯炯有神,看起來比以往年輕了許多。他站在隊列前,緩緩地掃視了大家一眼,用濃重的四川口音說:"同志們,我們鬧革命不僅要有革命的意志,還要有革命的本領。從今天起,我們要開始軍事訓練了!"朱德著重講了練兵的目的意義后,接著勉勵大家要努力學習,刻苦訓練,他說:"你們都是革命軍隊的骨干,學好了就可以把本領傳到整個軍隊中去。"朱德的話音宏亮、語言樸實,給參加軍訓的官兵很大鼓舞。雖然天氣寒冷,但大家心里卻是暖烘烘的。
接著,他親自講授了戰斗隊形和戰術理論。朱德很重視研究軍事,當時對部隊已經提出了"不能和敵人硬拼,要瞅住敵人的弱點,注意避實擊虛,以少勝多打游擊戰"的觀點,主張改過去一字長蛇陣的隊形為散兵線的弧形梯次縱深配備,在戰斗中利用地形地物達到消滅敵人保護自己的目的。朱德很認真地講解著這些道理,不時用手比劃著,官兵們聚精會神地聽著,都被這些新鮮內容和顯淺樸素的道理深深吸引住了。朱德當時這些軍事觀點和作戰原則在后來的戰斗中得到驗證,證明是正確的、有遠見的。
朱德授課注意理論聯系實際。講完理論以后,他帶領全體官兵走到預定的演習場,將全隊分為兩個連進行對抗演習,通過實踐去掌握理論。他親自擔任進攻連長,組織大家按新的隊形進行演習。在演習中,有的士兵位置站得不對或姿勢不正確,朱德則走近他們身旁一一糾正,練習臥倒動作時,朱德不僅講要領而且親自臥倒在泥地上做示范。演習結束時,一位士兵對朱德說:"團長,您身上的泥土比我們還多咧!"朱德微笑著回答:"我也是一名老兵嘛!大家還要繼續好好練。"說完,爽朗地大笑起來。
從此,一連幾天,教導隊便在朱德的精心指導下授課,又將自編的教材抄發到各營,并派出教導隊的學員到各營任教員,全團新式練兵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了。經過這次訓練,部隊的政治素質和軍事素質迅速提高,尤其是戰術水平提高很快,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初級指揮員。
"我們是人民的軍隊"
三連的駐地是在離圩鎮不遠的獅塘村。村里有四、五十戶人家,絕大多數是窮苦老百姓,由于該村房屋很缺,因此,三連的官兵自覺擠住在村上的大廳里。
一天晌午,三連軍事訓練完畢陸續回到住處,大廳里人聲嘈雜,只見幾名士兵圍著另一名士兵七嘴八舌地嚷開了:
"老百姓的日子已夠苦了,你怎么還隨便拿他們的東西?"
"違反群眾紀律,真丟人!"
"軍閥作風!"
"還不快把東西給老百姓送回去?"
……。
受指責的這位士兵大約十八、九歲,進部隊不久。他站在那兒,漲紅了臉,低垂著腦袋,面部流露出羞愧、驚恐的神色,一時不知所措。
在大廳站了片刻的一位六十多歲的婦女走上前去對那位小士兵和氣地說:"不要緊,吃了就算啦!"
原來,那位戰士是炊事班的,上午他在村里向老百姓買菜時路過一個農民的廚房,見灶頭上有一瓢煮熟的花生和兩只雞蛋,看廚房里沒人,一時嘴饞便順手抓了兩把,連同雞蛋也拿走了。后來被同班的戰士發現,追問了情況,大家紛紛指責他。
這件事反映到連長那里,連長十分生氣,暴跳如雷。部隊自從在犁鋪頭駐扎以來,全團還沒有發生過違反群眾紀律的事情,當地老百姓同部隊的關系一直很好,戰士們白天軍訓,晚上到各村宣傳,發動群眾恢復農會、打土豪。群眾很擁護這支部隊?,F在,出現了一樁士兵偷老百姓東西的事,影響是很壞的。連長狠狠地將違紀士兵訓斥了一頓,并報告了朱德。朱德了解情況后沉思了很久,決定親自找這位士兵談談。
小戰士由傳令兵帶進了朱德簡陋的辦公室。他心里忐忑不安,戰戰兢兢地站在桌旁,低著頭,不敢正視朱德那威嚴的目光。
"你是不是拿了老百姓的花生和雞蛋?"朱德嚴肅地問。
"嗯!"那士兵依然低著頭,心跳得更厲害了。
朱德看那士兵緊張的神色,站起來一邊將桌邊的板凳送前去,一邊揮手說:"坐下,坐下來談。"
"是窮苦人嗎?"
"是。"
"你當兵為了什么?"
"打土豪、鬧翻身,讓老百姓不再過苦日子!"
"對!"朱德嚴肅地說,"我們是人民的軍隊,愛護老百姓的利益是我們區別于國民黨舊軍隊的標志,你隨便拿老百姓的東西不就是損害了他們的利益嗎?要知道,沒有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我們將無法生存,革命也只是一句空話。"
接著,朱德又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部隊的生活雖然很艱苦,但老百姓比我們更苦??!越是艱苦,就越要遵守紀律,要記住,我們是人民的軍隊……。"
朱德充滿階級感情的教導使那違紀士兵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淚。
"我錯了!我請求處分!"士兵誠懇地說。
"關鍵是要這里解決問題"朱德指了指士兵的腦袋,"知道錯,改了就好,你先回去向連長檢查檢查。"
后來,那違紀士兵主動在全連大會上作了深刻的檢查,還在連長的陪同下到失主家當面認錯道歉,并賠了銀毫。獅塘村的群眾都稱贊說,這支軍隊同其它國民黨的軍隊就是不同,紀律嚴明,愛護百姓。那位違紀的士兵也感慨地對人說,團長沒有一點官架子,批評人既嚴厲又使人口服心服,促使你自覺改正。據說,那位違紀士兵以后一直牢記朱德的教導,在革命隊伍里鍛煉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政工干部。
青水塘解圍
1927年12月22日,曲江農民運動領袖、中共廣東省委委員歐日章率領重陽鄉數百農軍和農會會員,在朱德派出的一連部隊的配合下,向重陽大沙洲下村朱姓的地主民團發動進攻,戰斗告捷,拉開了曲江西水農民武裝暴動的序幕。大沙洲戰斗的勝利,大長了農民的志氣,但也引起了反動派的極大恐慌,他們互相加緊勾結,伺機向暴動農民進行反撲。
12月28日,重陽鄉反動鄉長馮佩贊和民團頭子雷豐霖拼湊了千余地主民團武裝瘋狂向水心、暖水和青水塘三個農軍據點進行反撲。水心村農軍寡不敵眾,村被攻破。暖水和青水塘兩村在歐日章的指揮下,農軍和村民齊心合力、團結對敵,以村中堅固的石炮樓作依托,用土炮、鳥槍、大刀等簡陋的武器英勇殺敵,嚴密防守,打退了敵人多次猛烈進攻。戰斗由清晨持續至中午。匪首見村子始終不能攻下,氣得咬牙切齒,狂喊:"攻下青水塘,掃帚也要過三刀!"
敵人將青水塘村團團圍住,歐日章一面指揮戰斗,堅守炮樓,一面派農軍戰士歐儒春突圍去犁鋪頭向朱德求救解圍。朱德、陳毅聽了歐儒春的報告,知道暴動農軍受困情況危急,馬上派營長朱舍我帶二個連趕去增援。正當救援部隊集合準備出發去青水塘支援農軍打反動民團時,衛兵跑來向朱德報告,又有一紳士模樣的人要求見團長,請求派兵去青水塘支援。原來,馮佩贊和雷豐霖見青水塘村屢攻不下,也派地主朱乃昌到韶關請國民黨正規軍來增援,當朱乃昌趕到犁鋪頭時打聽到這里就駐有國民黨十六軍一四0團,于是急忙備了禮品找到朱德的團部。
朱乃昌見了朱德,恭恭敬敬地獻上了一份厚禮點頭哈腰地說:"我們馮鄉長恭請團長大人派兵支援,萬幸!萬幸!"
朱德向陳毅使了個眼色,他心里明白,不動聲色,沉思了片刻,決定將計就計,應允了朱乃昌的請求。高聲說:"好!我馬上派兵支援,你帶路。"然后轉過身子在朱舍我營長耳邊低聲交代了幾句。朱營長會意地點頭。
部隊出發了。下午四時左右到了青水塘對面的橫嶺腳(地名)時,天下起小雨來。朱舍我要帶路的地主朱乃昌標明了村子的地形和地主民團的兵力部署后,突然將臉一沉,大喝一聲,叫衛兵把朱乃昌捆綁起來。頓時,朱乃昌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嚇懵了,雙腿發抖癱在地上。他萬萬沒有想到,他請到的是朱德的部隊。這時,只見戰士們個個戴上了紅袖章,號兵吹響了沖鋒號,向圍困青水塘農軍的地主民團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堅守在村子里的農軍看見援軍已到,斗志倍增,更加勇猛殺敵。在農軍和朱德部隊的內外夾擊下,地主民團被打得暈頭轉向,鬼哭狼嚎,尸橫遍野。馮佩贊和雷豐霖只好帶著殘部向乳源一六方向逃竄。
這次青水塘解圍戰,共打死打傷地主民團100多名,繳獲一大批武器。西水農民暴動的烈火也越燒越旺了。